浦市鐵骨豬【 湖南特產】【湘西州特產】

 小吃大全   2023-02-08 00:52   366 views 人閱讀  2 條評論

浦市鐵骨豬【湖南特產】【湘西州特產】

浦市鐵骨豬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。

浦市鐵骨豬屬于湘西黑豬類群,原產瀘溪縣浦市鎮,是湖南省地方豬優良品種,因其骨質緊密、堅硬如鐵而得名,經測定它的骨強度列全省地方豬之最。2006年浦市鐵骨豬被列為湖南省地方優良品種,并列入了《國家級遺傳資源保護名錄》,榮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地理標志,并成功注冊了“浦市鐵骨豬”商標。但是2006年瀘溪縣對境內的浦市鐵骨豬資源進行普查時發現,全縣境內存欄僅156頭,其中公豬3頭,處于瀕臨滅絕的地步。

為實現鐵骨豬保種擴繁,并將其打造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產業,2009年以來,瀘溪縣積極謀劃建設浦市鐵骨豬資源場,并于2010年成功將該資源場建設項目列入農業部儲備項目。鐵骨豬資源場建設項目總投資245萬元,計劃完成豬舍改擴建800平方米、配套設施800平方米。目前,該豬場已存欄120多頭鐵骨豬能繁母豬,年出欄鐵骨豬1600多頭,產值達500多萬元。

地域范圍

浦市鐵骨豬產區瀘溪縣,位于湖南省西部,湘西自治州南端,東與沅陵、辰溪縣毗連,南與麻陽縣相鄰,西與鳳凰縣、吉首市交界,北與古丈接壤,地處東徑109°40′-110°14′,北緯27°24′-28°28′,年飼養浦市鐵骨豬2.4萬頭,產量1460噸。現存欄公豬8頭,能繁母豬1200頭,主要分布于瀘溪縣浦市鎮、達嵐鎮和合水鎮。

鐵骨豬百科

浦市鐵骨豬是湘西黑豬一個重要類群;其骨質緊密,堅硬如鐵,當地群眾俗稱浦市鐵骨豬 。該品種原產于瀘溪縣浦市鎮,其全身被毛黑而密,有"獅子頭"和"鯉魚頭"之分,屬肉脂兼用型,體格較大,繁殖力強,遺傳性能穩定,耐粗食,抗逆性強,不易感染傳染病。

1984年該品種被列入《湖南省畜禽品種志和品種圖譜》,2005年列入《湖南省畜禽品種資源保護規劃》,2006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,2010年3月榮獲農業部頒發的中國優勢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。2012年獲國家商標局"浦市鐵骨豬"商標注冊。

鐵骨豬簡介

鐵骨豬又名浦市黑豬是湘西黑豬之本,原產于瀘溪縣浦市鎮,其被毛全黑而密,屬肉脂兼用型。

現分布于瀘溪縣,存欄1200余頭,湘西州吉首市、鳳凰縣、古丈縣、和懷化沅陵縣、辰溪縣等縣亦曾引入。其體格健壯,繁殖力強,耐粗飼,抗逆性強,肉質優良,因其骨骼堅硬如鐵,又稱"浦市鐵骨豬"。

鐵骨豬發展歷史

浦市鐵骨豬發展歷史悠久。據瀘溪縣志記載,明末年間,浦市航運便利,成為湘西重要商埠。因商業發展,移民繼往,市民集聚,食品消費量日增,使得副食品加工興旺。大量的加工副產品和蔬菜、腳葉、殘羹剩湯,泔水潲水,為發展養豬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,加之市鎮需求肉食較多,仔豬銷路廣,更促進了浦市黑豬的形成和發展,到清道光、咸豐年間已培育成優良品種。

在長期的自然和人工作用下,浦市鐵骨豬成為最適于山區飼養的優良地方品種,是開展雜種優勢利用和培育新品種、新品系時不可多得的育種素材,是湖南省沅水中、下游流域和湘西地區較好的親本品種。

鐵骨豬種保護

1984年載入《湖南省家畜禽品種和品種圖譜》,2005年列入《湖南省畜禽品種資源保護規劃》,2006年列入國家級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。

鐵骨豬前景分析

對于我們國家的地方品種,我一直都是表示前景很廣闊的,我們國家的原始的豬種比如榮昌豬、內江豬、兩廣小花豬等品種,除了屠宰率方面比不上目前的杜洛克、約克夏等豬外,其他方面都是很優秀的。其實在飼養這類型的豬的時候,,只要處理還這么一個關系,他的前景都是非常不錯的。那就是,如何提高豬肉的單價來彌補屠宰率的問題。但是如果適當的包裝一下,做好品牌,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產業。因此我很看好它的前景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ygushi.com/20121.html
版權聲明:本文來自網絡,由 特產大全 小編整理。版權歸 原作者 所有,文章內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 小吃培訓網 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歡迎分享本文,轉載請保留出處!

 相關文章  關鍵詞:

 發表評論


表情

  1. 小吃大全
    小吃大全【站長】 @回復

    鐵骨豬
    瀘溪鐵骨豬
    浦市鐵骨豬
    湘西鐵骨豬
    湘西鐵骨豬價格
    湘西鐵骨豬怎么樣
    湘西鐵骨黑豬

  2. 小吃大全
    小吃大全【站長】 @回復

    浦市鐵骨豬的基本介紹

    浦市鐵骨豬屬于湘西黑豬類群,原產瀘溪縣浦市鎮,是湖南省地方豬優良品種,因其骨質緊密、堅硬如鐵而得名,經測定它的骨強度列全省地方豬之最。但是2006年瀘溪縣對境內的浦市鐵骨豬資源進行普查時發現,全縣境內存欄僅156頭,其中公豬3頭,處于瀕臨滅絕的地步。

    為實現鐵骨豬保種擴繁,并將其打造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產業,2009年以來,瀘溪縣積極謀劃建設浦市鐵骨豬資源場,并于2010年成功將該資源場建設項目列入農業部儲備項目。鐵骨豬資源場建設項目總投資245萬元,計劃完成豬舍改擴建800平方米、配套設施800平方米。目前,該豬場已存欄120多頭鐵骨豬能繁母豬,年出欄鐵骨豬1600多頭,產值達500多萬元。

    地域范圍

    浦市鐵骨豬產區瀘溪縣,位于湖南省西部,湘西自治州南端,東與沅陵、辰溪縣毗連,南與麻陽縣相鄰,西與鳳凰縣、吉首市交界,北與古丈接壤,地處東徑109°40′-110°14′,北緯27°24′-28°28′,年飼養浦市鐵骨豬2.4萬頭,產量1460噸。現存欄公豬8頭,能繁母豬1200頭,主要分布于瀘溪縣浦市鎮、達嵐鎮和合水鎮。

    產品特點

    浦市鐵骨豬有幾百年的歷史,是湘西黑豬的“老祖宗”。它被毛全黑而密,體格健壯,繁殖力強,耐粗飼,抗逆性強,個頭是湘西黑豬里最大的,屬肉脂兼用型。其骨骼強度指標達3.26千牛頓,堅硬如鐵,所以稱“浦市鐵骨豬”,該特性對解決現代養殖中豬的肢蹄病、軟骨病具有實際意義。浦市鐵骨豬肉色紅,肉質細嫩鮮美,肌纖維間有大理石花紋,是優質的地方種質資源。

    歷史民俗

    浦市鐵骨豬發展歷史悠久。據瀘溪縣志記載,明末年間,浦市航運便利,成為湘西重要商埠。因商業發展,移民繼往,市民集聚,食品消費量日增,使得副食品加工興旺。大量的加工副產品和蔬菜、腳葉、殘羹剩湯,泔水潲水,為發展養豬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,加之市鎮需求肉食較多,仔豬銷路廣,更促進了浦市黑豬的形成和發展,到清道光、咸豐年間已培育成優良品種。

    在長期的自然和人工作用下,浦市鐵骨豬成為最適于山區飼養的優良地方品種,是開展雜種優勢利用和培育新品種、新品系時不可多得的育種素材,是湖南省沅水中、下游流域和湘西地區較好的親本品種。

    獲獎榮譽

    浦市鐵骨豬1984年載入《湖南省家畜禽品種和品種圖譜》;

    2005年列入《湖南省畜禽品種資源保護規劃》;

    2006年浦市鐵骨豬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;

    2010年榮獲中國優勢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;

    2012年獲國家工商總局“浦市鐵骨豬”商標注冊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