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和千張【湖北特產】【鄂州特產】

 小吃大全   2023-08-18 15:31   65 views 人閱讀  0 條評論

太和千張湖北特產】【鄂州特產

太和的千張產于鄂州市梁子湖畔的太和鎮武昌山附近。武昌山為幕阜山余脈,山下有謝埠村,村邊有一泉,泉水甘美,村民取此泉水用地產上好黃豆磨漿蒸制成“千張”皮。太和千張制作工藝精良,薄如蟬翼,色白如雪,可涼拌,可清炒,可煮食。可取泉中水,煮梁湖魚佐以太和千張,味道最佳。太和千張歷史悠久,明清時為朝廷貢品。

太和千張的基本介紹

謝埠千張是一種豆制品,手工制作,工藝精良,薄如蟬翼,色白如雪,可涼拌,可清炒,可煮食,因原產于鄂州市太和鎮謝埠村而得名。其歷史可追溯至三國時期,明清時列為朝 廷貢品。光緒十一年(1885年)《武昌縣志》將謝埠千張皮載入史書。

營養價值

1.含有豐富蛋白質,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,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,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,營養價值較高;

2.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,防止血管硬化,預防心血管疾病,保護心臟;

3.含有多種礦物質,補充鈣質,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,促進骨骼發育,對小兒、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。

產品特點

它薄得幾近透明,但絕不殘損,似一張張可捻開的宣紙,入口綿軟、清香、甘甜,讓人過齒難忘。

歷史民俗

“太和千張”,應該正名為“謝埠千張”。太和指的是江南古鎮——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,而太和鎮的謝埠村才是千張的發源地,這在當地可謂家喻戶曉。太和鎮在全國有好幾個,為了避免名字的混淆干擾和根據國家注冊法規的規定,因此現在注冊的商標為“謝埠”千張。但是謝埠還只是一個村,不為大家所知,因此外地人在稱呼謝埠千張的時候還是習慣性的稱呼為太和千張。青山依舊,綠水長流。如今的謝埠人將祖先傳承下來制作千張的工藝推陳出新,2004年就成功注冊商標“謝埠”千張,還使它成為鄂州市重點扶植的企業,讓“謝埠”千張名揚四海,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品嘗到謝埠千張的美味。

太和千張的制作方法

制作千張皮非常講究,水要附近金雞坡的泉水,豆漿要手工磨出的,鹵水要點得恰到好處,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。謝埠人是不保守的,可以毫不保留地將全套制作手藝傳授給你,可別的地方做不出謝埠千張,因為你學不來謝埠人那雙巧手,更重要的是制作謝埠千張要用金雞坡的泉水,泉水匯集了重山的雨露,飽含了綠玉似的草木的芬芳,是大地流淌出的乳汁。其他地方制作出的千張皮很難有謝埠千張這么薄、這么香、這么甜,謝埠千張是天地的精華,人間極品。

品嘗吃法

謝埠人以謝埠千張自豪,對它喜愛至極。婚嫁喜事,紅白酒席,孩子的謝師宴,最先捧出的毫無例外是一盤千張皮,不然這酒宴就不夠豐盛,對客人就算不得尊重。制作謝埠千張不需要太多的作料,下鍋小炒或清蒸都可,端上餐桌前撒上一撮蔥末,熱氣騰騰,香噴噴的。如果與兩三尾梁子湖的鯽魚放在一起清蒸,不須品嘗,用鼻子一聞你就先醉倒了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ygushi.com/27473.html
版權聲明:本文來自網絡,由 特產大全 小編整理。版權歸 原作者 所有,文章內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 小吃培訓網 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歡迎分享本文,轉載請保留出處!

 相關文章  關鍵詞:

 發表評論


表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