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甸玉石-羅甸玉的基本介紹
和田玉(軟玉)家族新成員,產于貴州省羅甸縣。羅甸玉石常見到的都為石料(山料產出),顏色白中帶灰,部分純白色,少量淡綠色,極少的黃色。市場也有帶皮的一款約100多斤重籽料,但其內部顏色,結構,潤度無法看到。對于山料感觀為光度好,油潤度不夠,表面干澀。經加工后雕件成品事看,白度尚可,有骨瓷感。透明度稍差由透光度彌補,拋光后有油潤感。
產品特點
貴州省地質礦產中心實驗室2009年在進行巖礦鑒定研究工作中,多次發現產自貴州黔南羅甸的部分樣品中,存在以透閃石為主要成分的軟玉礦,引起研究人員高度重視。該軟玉礦經該實驗室研究證實,是碳酸鹽礦物接觸變質的產物,在宏觀上呈條帶狀,與大理巖互層產出。組成軟玉的透閃石結晶粒度細小,呈纖維狀和片狀,結晶體呈放射狀、束狀、氈狀交織,結構致密,其圍巖主要為大理巖。初步的研究表明,該礦化學成分與產品的玉質特性,與我國新疆和田地區和青海昆侖山脈一帶所產軟玉相近,屬于優質的軟玉礦。
歷史民俗
軟玉的開采利用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歷史,傳統上以新疆和田地區產軟玉(和田玉)最為著名,近年來,先后在我國的青海、遼寧以及俄羅斯、韓國等地也發現了軟玉礦,并已大量加工成玉石產品銷售。貴州是礦產資源大省,但對于寶玉石資源而言,除已發現的貴翠、水晶等相對低檔的寶玉石礦產外,一直被認為是沒有高檔寶玉石礦產的省份,此次貴州軟玉的發現,結束了貴州不產高檔玉石的歷史,增添了貴州寶玉石資源種類,必將使該省玉石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一個新的臺階,為產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。
鑒別真假
1)看顏色的正與“邪”(天然與染色) 天然翡翠顏色有色根,顏色有形,分布不均勻;染色翡翠顏色發散,無形,有浮感,呈絲網狀分布于表層
2)看透明度(種水) 天然翡翠透明度有不均勻性,透明與不透明部位界線分明;
3)看表面光澤、光滑、光潔程度,天然翡翠光澤明亮,表面光滑圓潤, B貨和覆膜翡翠表面毛糙,光澤不強, 和田玉(白玉)顯油脂光澤。
4)、看內部干凈程度,A貨內行少量雜質,尤其是臟點和黃褐色氧化銹色(次生色),B貨和B C貨內部干凈,一般不會出現氧化銹色。
5)看翠性的表現, 翡翠翠性——翡翠中硬玉礦物顆粒大小和相互組合關系的直觀表現。 A、蒼蠅翅(翡翠與假冒品種), 翡翠反射光下觀察,粗糙面在下可見到 的硬玉礦物的解理面反光,即為“蒼蠅翅” 。光滑平面上,通過聚光電筒照明,也可以看到“蒼蠅翅” B、“桔皮效應”,天然翡翠在拋光平面上,通過反光觀察,會表現出大小、方向不同的一個個突起與凹陷——桔皮效應。A貨翡翠凸起與凹陷的界線為逐漸平滑過渡,B貨翡翠的凸起與凹陷界線則被酸蝕裂紋隔開,仿翡翠的石英巖玉、岫玉中不會出現桔皮效應 C、結構——絮狀物,通過側光或底光的照明,翡翠內部結構顯示出棉絮狀物質,也稱為“綿”。 A貨翡翠 “絮狀物” 呈長條狀交織結構,相對細膩 B貨翡翠絮狀物顆粒相對粗大,結構松散,水沫子或石英巖玉 “絮狀物” 顯示糖粒狀等大特征。
6)、看工藝。A貨做工較細,拋光好, B貨、B C貨做工差,拋光差。
版權聲明:本文來自網絡,由 特產大全 小編整理。版權歸 原作者 所有,文章內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 小吃培訓網 對觀點贊同或支持。歡迎分享本文,轉載請保留出處!